金秋大地,生机盎然。
2012年10月18日上午,在学校深化机制改革、冲刺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的关键时期,学院党委副书记、常务副院长劳汉生教授率领胡艳曦副院长、教务处张爱国处长和管理工程系负责人梁涛、广东省科技特派员方轮教授、学院办公室王涛涛一行开展了来院后的第一次现场校企合作洽谈活动。
·校企合作的关键在深度实训基地贵好不贵多
我校一行以探索如何深化校企合作,产学研协同发展为目的来到番禺万宝工业园松下电器的生产及物流配送基地---广州市嘉诚国际物流股份有限公司,受到了集团日方总裁水田晴夫、中方副总裁黄平和副总裁黄艳婷等企业领导的热情接待
嘉诚物流公司是以物流、商流、信息流、资金流"四流合一"集成并协同全程供应链一体化管理,为客户提供专业的综合性第三方物流服务企业,目前企业正在上市。
我校一行深入了解了嘉诚物流的战略发展目标和人才需求情况,管理工程系负责人梁涛也就我院物流管理专业校企合作的成效作了汇报。随后,实地考察了企业厂区各个生产环节和岗位,也考察了企业能为我院师生实训及产学研活动提供的宿舍区。
考察结束后,劳院长指出:校企合作的关键在深度,实训基地贵好不贵多。嘉诚国际物流整个企业管理具有国际化理念,具备了深度校企合作的条件,可以成为我院深度校企合作的综合性实训基地和产学研基地,其不应仅用于物流专业,还可用于机电和应用电子等专业。
·创新是发展之源 协同创新最重要是校企协同
在洽谈座谈会上,劳院长谈了几点意见和作了指示:
一、校企合作要实现五个"一体化"
劳院长指出,校企合作要实现五个"一体化":一是教学、研发与生产一体化,通过企业和学校一起申请项目,共同攻关;二是人员综合利用一体化,通过校企双兼、人员互聘,达到双赢;三是输血、换血功能一体化,即通过订单班学生的学习和生产为企业输入新鲜血液,企业员工通过合作培训提高学历提高素质;四是经济利益一体化,即校企要形成利益链,合作才能长久;五是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一体化,学习型企业与应用型教育相融合,工作和生活环境共同打造,使学生与员工感同身受。
二、改革现有实习实训管理
嘉诚国际物流希望能一次性安排约200学生(相当于我院物流专业2011级整个年级)进行连续半年的生产性实习,这种成建制成学期的实习模式在我院实属首创,需要教学计划作出较大的调整,对此,劳院长表示,就是需要这样的校企合作,但是教学计划的调整需要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前提下灵活调整。同时,劳院长提出了具体的要求:1.要做好实习安排,实习岗位要轮换,实习实训学生基本轮一遍,让学生能真正学习和掌握专业技能;2.要确保学生安全,企业要为学生购买工伤保险;3.企业要提供实习学生上课培训的场地,安排一两门课程在实习期完成,企业的老师要跟进,考核由校企双方共同进行,真正做到工学结合,工学交替;4.企业要给实习生一定的劳动报酬,可以设立"嘉诚国际奖学金",培养学生对企业的忠诚度,对表现好的学生、贫困生给予一定的奖励和帮扶;5.对企业老师要进行培训,甚至可以帮其评高校职称,我校可以聘嘉诚企业领导为客座教授。
三、校企双方共建"物流学院"
劳院长介绍了我校与迅达(中国)电梯有限公司合作共建"电梯学院"的成功模式后,嘉诚物流企业高层的极感兴趣,当即与我校达成了合作共建"物流学院"的初步意向。
·打破条块格局、协同创新学校产学研局面
劳院长最后指出:今后的竞争与较量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与较量,学校各个系部要整合资源,打破条块协同发展,创新学校产学研局面。
劳院长并当场指定了方轮教授为项目带头人,并委托管理工程系牵头,提请学院审议,尽快启动我院与嘉诚物流合作共建多专业综合性学生实训基地及产学研基地项目。

